现在是:
网站地图
(一)推进“数据铁笼”行动计划
我局将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举全局之力,克服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无可供借鉴经验等困难,先行先试、从小到大构建了市住建局的“数据铁笼”。为贯彻落实好市委的部署安排,主要从规范行业管理、制约部门权利、多渠道采集数据、实现数据融合等方面着手,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细化了措施,力争于今年内实现在行业、部门关键点节上取得质的突破。
1.理清思路,完善构架。通过逐步摸索,我局构建“数据铁笼”的思维方式已由条数据向块数据转变。围绕“四个公开、四个记录、四个透明、四个监督”,改变原有简单、粗放、单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打破数据孤岛,把既有的条数据融合成块数据,打通数据关联屏障,实现互联互通,用大数据手段构建市住建局的“数据铁笼”。自今年7月起,按照市委调研要求,我局从规范行业监管服务、制约部门权利两方面入手,运用大数据手段搭建了部门权力制约、市场诚信体系、产业大数据孵化、招投标管理监控4个平台,并建立统一的数据融合平台。
2.重塑流程,精细服务。通过对试点部门的权利清单和廉政风险防控点进行梳理,把查找出来的行政权力运行风险点作为监督的重点,用数据记录分析手段分类制定防控措施,让防控措施“进流程”,实现权力流程“全固化”,自由裁量权由“自由”向“不自由”转变。一方面是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对建筑施工过程、参建各方主体履职情况相关数据进行记录、采集、融合,建立了可查、可追溯机制,有效解决建筑工地参建各方履行主体责任心不强、履职不规范、监管人员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打破了原有被动监管模式,有效提高监管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当前的办理房交易模式为申请人提出服务申请,受理部门为服务对象提供受理服务。现我局将服务向前延伸,引进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实行导服模式,搭建与服务对象间的互动平台,最大程度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目标,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行业管理新常态。
3.开放数据,创业创新。目前个人移动终端已成为社交、互联网金融、社会服务管理的主流手段。通过使用手机APP用户端,对汇集成块的行业市场人、事、物相关数据进行脱敏、清洗后,面向公众公开。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数据开放机制,搭建公开、免费的大数据孵化平台,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开放的数据支持服务,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均等化、推送化、个性化。引导行业各方主体、服务对象主动参与,共同建立行业市场新秩序。
(二)落实“疏老城、建新城”部署
一是加强全市城建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市政重点项目储备。为更好地服务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局积极组织开展“十三五”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规划研究工作,为“十三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决策提供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精神,根据住建部下发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编制完成《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并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在三马片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研究工作。二是协调、配合项目实施单位大力推进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2015年主要围绕畅通工程二期1.5环、轨道交通和老桥改造工程,督促各业主单位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重要节点工程实施,轨道交通1号线加快建设,2号线一期动工建设。全市现有在建市政重点工程124个,工程总投资约1590.1亿元,2015年完成投资约321.5亿元。1.5环、G210三桥经沙文至扎佐一级公路兼城市干道、金清联络线等市政道路在建,建成窄口滩桥、北京东路延伸段一期、思雅路二期、花燕路二期等市政工程,新建市政道路75.9公里。老桥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三是协调各单位组织实施贵阳市隧道景观提升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隧道景观提升工程的部署安排,由我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业主单位积极推进隧道墙面挂板、沟盖板整治及LED灯安装工程,共有25个项目。该工程已于今年6月20日全面完工。四是督促各单位实施中华路沿线景观整治工程。按照市政府关于中华路沿线景观整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由我局统筹协调、督促中华路沿线景观整治。目前两区正在实施立面整治,云岩区已完成大十字天桥拆除涉及的51户经营户清退工作,金阳公司已编制完成天桥拆除方案,市城投公司已完成粑粑街三角花园、市南路中分带、新华路中分带、大南门环岛道牙更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恢复工作。五是完成《贵阳市“疏老城、建新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三)房地产市场
1.目标完成情况
2015年省厅下达目标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00亿元;市政府下达商品房销售任务为与上年持平,力争增长5%。
在国家相关部委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作用下,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逐步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逐步回升,房价基本平稳,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从1-11月主要指标来看,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15.82亿元,同比下降4.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72.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初步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去年略有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在950万平方米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
2.房地产市场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根据住建部等部委和我省五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新政策,制定了《新常态下促进贵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优化住房及土地供应结构、优化投资消费环境、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加快我市办公用房库存消化,草拟《进一步优化办公房开发建设和销售管理的有关措施(试行)》,正在修改完善中。二是加强监测调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对全市以及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测和现场调研,在月调度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周调度和旬调度,及时掌握企业投资和销售进展情况,积极收集并向政府上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做好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多渠道开展市场营销,努力扩大住房消费。举办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四天展会共吸引7.93万人次观展,现场成交房产631套,成交面积48443平方米,成交额达2.12亿元。由我局和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于8月30日至9月3日期间赴武汉、长沙开展推介活动,主要针对两个城市意向购房者和投资者进行城市形象和精品楼盘宣传,吸引省外人士到贵阳实地考察参观,最终促成购房消费。四是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加大对国家有关房地产政策的宣传力度,正确解读政策导向。及时发布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开展系列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专题宣传活动,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五是加快落实房地产业发展统筹委员会工作机制。六是有序推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存量清理工作。
3.重要业务完成情况
完成房产交易监证249.23亿元。完成带征契税、印花税、二手房交易税4.27亿元。完成各类房屋登记30.65万宗。不断完善“房易通”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办理万余宗业务,平均提速15%。
(四)建筑市场
1.建安总产值统计情况
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目标为353亿元。通过全市对26家重点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情况的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测算,以上企业约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60%。今年1至11月已完成产值635.12亿元,预计我市建筑业企业全年将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9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7.2%,基本达到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2.建筑市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严厉打击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行为专项行动工作,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有效遏制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及挂靠等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二是结合市住建局“数据铁笼”要求,建立以派单机制为主体的质量安全监督外勤工作制度。现场工作的所有工作成果全部通过执法平板电脑和行为记录仪进行全程记录和实时上传,保证所有行为“有记录,可追诉、不可逆”,确保现场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三是贯彻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采取飞行检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全市在建项目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四是规范建筑劳务企业管理,推行建筑工地劳务用工实名制,协助省住建厅对我市建筑劳务企业工人发放实名安康卡。五是加强轨道交通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对在建的轨道交通项目进行排查,针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责令各参建单位加强长效管理,落实整改措施。六是每月组织各区、县(市)住建局和市级监督机构开展扬尘治理交叉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评分和排名,排名情况在媒体上公示。七是在市区大型建筑工地和安全文明样板工地试点推行扬尘和噪音监测,将检测数据与监督机构进行联网和实时监控,现已在大川白金城、贵州省地质科技园等工地开展试点监测。八是利用远程监控系统严密监控建筑工地的日常施工行为,以数据化管理方式,纳入企业诚信平台,与招投标评分直接挂钩。
(五)村镇建设
1.小城镇建设
2015年我市示范小城镇市级投资目标为88亿,农危房改造任务为5000户。目前20个示范镇已完成投资162.28亿元,占市级目标任务184%。其中12个省、市级示范镇完成投资102.32亿元,占省级目标任务204%;“8+X”项目在建123个,完工74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47个,签约资金88.81亿元,占省级目标任务148.02%,签约到位35亿元。新增城镇人口9118人,占省级目标任务151.97%;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569人,占省级目标任务956.9%;新增企业数1142个,占省级目标任务228.4%。下达三批市级小城镇建设引导资金,共计10771.06万元。
2.农危房改造和小康房
2015年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516户。目前已开工12516户,开工率100%;已竣工12504户,竣工率99.98%。自2014年起,贵阳市计划每年实施小康房建设2500户,到2017年完成小康房建设1万户。2015年计划实施小康房2500户。已开工2500户,开工率100%;已竣工2500户,竣工率100%。
(六)保障性住房
2015年新增开工1134套公租房,目前已基本建成9000套,完成目标任务100%。累计将7.5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公租房保障,依申请实现应保尽保,其中2015年新增保障家庭7980户,前三季度发放租赁补贴4299.19万元。同时,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住建部有关要求,我市组织全市范围内开展2012年开工建设的公租房建设项目存在问题的排查清理工作,要求各责任单位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完成时限,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分配目标。
(七)燃气市场
我市现有燃气用户约90.5万余户,其中,管道天然气用户70万余户,液化气用户20.5万户,用气人口约270万人。现有燃气经营单位21家,其中,液化石油气储存经营企业14家,配有液化气储配站10座,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近300个;管道燃气及天然气企业6家(中心城区1家,清镇市1家);煤气生产企业1家;中石油昆仑公司、贵州广汇公司等正在办理经营许可手续。现有液化天然气接收供应站3 座,其中,小河1座4300立方米、白云区1座2500立方米,乌当区1座200立方米。2015年共完成20公里的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其中云盘路、东新区路、市北路、永安寺路、解放路、遵义路段的已完成,正在实施花溪大道、甲秀南路段的;准备实施大营路段的。
(八)房屋征收
牵头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工作的通知》、《贵阳市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建筑调查认定与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制度和规定,《贵阳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已列入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现正在拟定调研计划和方案报市人大批准后组织调研。在市征收指挥部领导下,对轨道交通1号线、1.5环、市域快铁、公园路2、3号地块、云岩区和南明区国开行贷款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等30余个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房屋和土地征收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协调、监督。加快推进1.5环道路周边房屋征收工作,1.5环道路建设项目南明段共涉及征收户数1577户,现已签约1424户,签约率90.2%。
(九)开展全市老楼危楼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经排查,全市存在边坡隐患70余处;已排查和复查老楼危楼5492栋,查出安全隐患2213栋,64.8万平方米,涉及14285户家庭。目前全市重点隐患房屋1477栋,经鉴定,现有B级房(危险点房)8栋,C级危房(局部危房)528栋;D级危房(整幢危房)877栋,尚有64栋正在鉴定中。其中,已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16栋,建议纳入棚改预征收15栋;已纳入危房改造项目274栋,建议纳入危房改造项目306栋;已纳入征收工作项目17栋;建议由产权人报相关部门审批进行拆除重建的有285栋;建议产权人或产权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对房屋进行加固维修或申请拆除的有286栋;已劝离或搬离7栋,已拆除2栋;需作进一步鉴定、检测再作出具体整治措施方案的有115栋;进行重点盯防及应急监控的有154栋。
我市房屋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老化,年久失修,小区排水设施损坏或堵塞,雨水侵蚀导致基础下沉、房屋开裂以及原有技术规范和施工水平较低,受地质、气候影响或违规加层等。
(十)其他重要工作
1.物业服务管理
一是加强《物权法》、《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宣传。二是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拟定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由市政府公开发布。加强对申办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审查,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动态监管。三是做好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和使用管理。2015年共有135个住宅小区申请使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申请金额累计约1245.61万元,经审核拨付累计约1128.19万元。四是积极配合社区服务中心指导辖区成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
2.房屋租赁管理
制定并实施了《贵阳市房屋租赁管理职权下放委托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执法查处工作,解决“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问题,让“以房管人”工作更接地气,为流动人口管理和“两严一降”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修订《贵阳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全面推进“以房管人”,将房屋租赁管理工作委托到社区(乡镇),实现了重心下沉、基层为主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登记管理出租房屋信息约39万条,采集流动人口信息约130万条。
3.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新建、在建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建建筑设计审查阶段建筑节能执行率100%,在建及竣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98%以上。2015年全市共征收墙改专项基金26338.7万元,退返专项基金1952.75万元,形成基金141.45万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17个,应用示范面积28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个,应用示范面积约8万平米。绿色建筑推广工作成效明显。中天“未来方舟”获批全国首批8个绿色生态城之一,全区规划建筑面积740余万平米,实现了绿色建筑全覆盖。目前,全市获评星级绿色建筑项目37个,建筑面积约651万平米,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528万平米。“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息烽县人民医院”、“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4.信访维稳
为有效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市住建局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工作资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在局“百日攻坚战”重大突出问题和信访问题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有效推动了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2014年“一号工程”交办我局信访案件共37件,占29个市直部门交办案件数的20%,是案件受理数最多的部门。现已成功办结34件,化解率为91.89%,剩余三件正在积极处置中(未化解的案件为中天红岩化工厂企业改制职工住房安置问题、文昌星园购房纠纷问题、康发花园产权办理纠纷问题)。截止目前,我局收到“省交流台“、”百姓书记交流台”、“市长交流台”、“市委交流台”等部门及个人投诉件转办件共计279件,在规定时限内处置率99%。局领导班子坚持开门接访,今年以来共接访案件337件,共10077人次,均积极采取措施依法、依规妥善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
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