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网站地图
bet28365365体育投注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贵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市住建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超前谋划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升执行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现将过去一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加强制度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城市建设领域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局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推进集中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实现行政审批权力的运行、管理和监督由多头分散式向集中统一化转变。认真做好简政放权工作,确定各区、开发区、综保区实施施工许可审批权限范围,将部分项目的施工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区负责。二是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将企业信用评级与资质管理、项目管理有机结合。加强建筑市场诚信平台建设,将建筑业各方主体市场行为、企业和人员行为、工程信息等内容纳入信息平台进行动态管理。三是探索制定负面清单模式。建立了管道燃气特许经营企业的技术、安全、服务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考核制度,逐步将管道燃气特许经营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城镇推进,准许民营资本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四是规范行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了建筑工地防扬尘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远程视频监控,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公司化运营,联合城管、交管部门上路设卡进行检查。完善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审核、建设、验收以及移交管理工作,所有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由教育部门全程参与审核把关。建立房屋租赁管理市、区、社区、居委会四级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重心下沉、依托基层”的管理机制。制定下发房屋征收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体制,规范和统一了房屋征收程序、征收补助与奖励原则、对象和标准,加强了对房屋征收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建立物业服务管理市、区、社区三级管理体制,制定物业管理等级标准,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畅通工程二期为重点,以1.5环道路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市在建市政重点工程110个,完成投资约256亿元。新增污水管118公里。完成新庄、花溪、二桥、小河(一、二期)、白云、金阳等7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建成花溪二期、青山、麻堤河、原金百污水处理厂替代工程等污水处理厂。
2.小城镇建设。全市24个示范小城镇完成投资174.52亿元。根据示范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突出城镇区位优势,充分整合“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以改善村庄村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增加村民的收入为出发点,依托示范小城镇市场资源、服务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镇村产业发展,解决就业人口1.2万人,增加企业个数180个。
3.保障性住房。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机制,保证多渠道、多方式解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全面落实普通商品住房配建公租房政策。从2014年开始,通过商品住宅配建和市场收购储备等多渠道方式筹集房源,保证商品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共享。新开工公租房8783套,顺利完成公租房基本建成和分配任务。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933户,发放租赁补贴资金4203万元。
4.农危房改造和小康房。完成农危房改造1万零81户,完成小康房建设2510户,均按要求实现目标任务。
5.房地产市场。以“宜居贵阳”为主题,做好贵阳城市形象和精品楼盘推介活动,积极吸引外来人群购房置业。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按照市政府审定发布的《贵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网上备案管理工作,力争2015年实现全市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动态监管。
6.建筑市场。建立建筑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加大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力度,完善信用信息采集、报送、发布、查询制度,实现全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互通、互认、互用。建立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采取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远程视频监控、推行渣土运输公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从2014年10月起,组织全市住建部门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
7.燃气市场。以优化能源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燃气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完成28起燃气管道设施重大隐患整改工作。提前9个月全面完成六城区(含经开区、高新区)60余万户居民用户、1000余户非居民用户的天然气置换。
8.房屋征拆。根据《征收条例》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牵头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工作的通知》、《贵阳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助与奖励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建立了贵阳市房屋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参与轨道交通一号线、1.5环、棚户区改造等房屋征收工作。加强管理尚未拆迁完毕建设项目的房屋拆迁工作,完成了房屋拆迁许延期许可、补偿安置争议行政裁决、拆迁信访维稳处置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9.房屋租赁。推动实现“以房管人”目标,指导各区(市、县)开展房屋租赁工作,做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好。
10.物业服务管理。指导、配合物业协会开展《物权法》、《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做好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和使用管理。
11.信访维稳。举全局之力依法、依规大力开展重点信访案件的处置工作,积极深入一线,主动牵头处置、主动制定方案、主动调处化解、主动约谈稳控,顺利完成信访维稳及“一号工程”工作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我局将以大数据建设为核心,突出抓好“确保一个安全、抓好两个建设、管好三个市场、开展四项工作”的1+4项重点工作。在分析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基础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发扬敢于担当意识,为实现贵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全面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
自2015年2月1日起,贵阳市启动“数据铁笼”行动计划,用大数据编制规范制约权力的笼子,并率先在市住建局、市交管局两个单位开展试点。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大数据建设作为2015年全局重点工作。通过应用大数据平台,探索建立行业行政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模式创新,量化自由处罚行为指标,加大绩效评估力度,把大数据信息转化为效益,建立起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权力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二)2015年重点工作
1.确保一个安全。一是结合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及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抓好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工作。完善建筑市场诚信平台,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市级和各区(市、县)信息共享。逐步将建筑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至全市。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主体责任,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二是结合天然气置换及液化气站点清理整顿,抓好燃气市场安全工作。根据天然气使用现状与三县一市进行沟通,共同商议确定三县一市的天然气置换时间。计划从2015年起每年改造老旧燃气管网50公里,同步开展管网评估和管线巡查工作。探索建立液化气配送中心的模式。三是结合一号工程、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抓好信访维稳安全工作。贯彻落实“一号工程”相关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妥善处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结合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抓好房地产市场运行安全工作。以“质升价稳”为目标,推动房地产市场由规模数向品质效益转变。以高铁经济带为依托大力发展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工业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物流地产等复合地产,形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产业定位,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
2.抓好两个建设。即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核心,1.5环、轻轨、BRT项目为重点的市政基础建设和以示范小城镇、农危房改造为重点的村镇建设。以“三十四点”(城区范围内国开行棚改项目22个、2012年以来已出让及其它重点项目12个)为突破口推进“三片”(阳明祠、文昌阁、甲秀楼三个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实施“疏老城、建新城”城市发展总战略,力争在短时间内使老城区形象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以1.5环道路、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为重点,全面推进畅通工程二期项目建设。以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镇村联动,按照“活力小镇·美丽乡村”要求,加快示范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2015年建成24个各具特色的示范小城镇。启动30个镇村联动示范点创建任务,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实施“治乱”工程,重点对造成农村环境“乱”的问题进行治理。完成15000户农危房改造,完成小康房建设2500户。
3.管好三个市场。即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燃气市场管理工作。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打造贵阳房地产业发展升级版。在开发模式上由粗放型向精耕细作转变,在规划布局上由“摊大饼”向“蒸小笼”转变,在开发产品上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呈现房地产市场“销量适度回调、品质稳步提升、房价持续上涨”的新常态。完善建筑市场诚信平台体系,加大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实现全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互通、互认、互用。建立建筑行业诚信奖惩机制,提高失信成本,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逐步将建筑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至全市。大力实施建筑工地精细化管理和扬尘防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定额编制。做好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的清理排查工作。加强燃气市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部分老化燃气管网进行替换,严防较大燃气事故发生。整顿规范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严厉查处非法经营行为。加强燃气供应保障,督促燃气企业做好需求分析。继续做好天然气置换后续工作。
4.开展四项工作。即住房保障、市政建设、节能应用以及市场后续管理工作。建成公租房1.6万套。抓好在建公租房建成投用,公开透明地做好准入、分配和入住管理工作,对符合保障房条件的申报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已建成公租房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支持。探索公租房小区后续管理新模式,形成保障家庭、管理部门和社区服务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符合贵阳实际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探索共有产权公租房试点。全力推进畅通工程二期,加快实施城市轨道、快速路、综合枢纽建设和城区主、次干道改造。以“疏老城、建新城”统筹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东山路口下拉槽等项目。督促指导各区(市、县)和平台公司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大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规定、技术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新建建筑设计审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在建及竣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98%以上。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开展好新一轮行政审批职权的清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条件和审批时限进行严格监控,推进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开展我市房屋征收地方性法规及相关规范文本的调研起草工作,规范房屋征收流程,严格执行征收补偿上限,加强行业中介服务管理。加强对各区(市、县)房屋征收活动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加快房屋征收信息化管理,在全市逐步建立起房屋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市房屋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脏乱差、物业管理不完善的住宅区进行改造,积极开展“三乱”、“四害”综合整治和老旧住宅区改造工作。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监管和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管理工作,规范房屋租赁行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紧密结合“一号工程”有关要求,加强重点信访案件的研判,协调律师积极参与,依法、依规做好重点信访案件的调处化解工作,努力提高矛盾纠纷结案率。加强房地产市场稽查执法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督促房开企业进行整改,从根本上杜绝因房开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2015年1月28日